比如狮子是食肉动物,但是狮子的食谱里没有狮子,狼的食谱里没有狼,鳄鱼的食谱里没有鳄鱼,人类的食谱里没有人类!
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,食肉动物的食谱里也有同类。
当食物充足时,获取同类当作食物的风险较大,因此不如去猎获食草动物。而当食物不充足时,把同类当作食物充饥,也是受形式所困“情非得已”。科学家曾将一对野狼关进了笼子里,在饿了十多天后,其中的一只狼发动攻击,把另一只体弱的吃掉了。在也门战乱时,因无人饲养,就曾发生过同类相食的悲剧。
这这就是那只被吃了一半的尸体。事实上,在野外也常有发生。动物摄影记者跟随一对花豹母子,在一周内发现母豹并无猎获,随后就发现母豹咬死了幼子,在树上大吃起来。至于喜欢腐尸的动物,比如鬣狗,饿极了也会拿同类掏肛,在它们看来,生存才是王道。
在在食物匮乏的北极地区,北极熊猎食同类就更常见了,许多小熊就是被同类吃掉的。一句话,为了生存。
为了生存,吃掉同类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,不至于在极端环境下导致同类“团灭”。也有一些动物专门进化出了“同类相食”,并将其传承。比如在沙漠地区,蛙类繁殖要面临更严酷的环境,它们的卵必须要在8个小时之内孵化,然后与时间争分夺秒,因为在沙漠里降雨形成的水洼,不会超过十天。生长几天后,小蝌蚪们为了加速生长,不得不同类相食,
利用同类的高蛋白,来与日益蒸干的小水塘赛跑,如果水被蒸发掉后还未长出四肢来,那么这一个珍贵的繁殖机会就白白浪费掉了,时间不等人,每一秒都不容错过,当水塘里的最后一滴水消失之后,也许仅剩下了一只小蝌蚪长出了稚嫩的四肢,但就是这一只小青蛙,钻入了湿润的沙土下面,将种族的生命之火,延续了下去。如果它们不同类相食,那么就无法在缺水的沙漠中繁衍生息。还有许多种狗鱼,哲罗鲑,大鲵等都进化出了同类相食的生存之道。至于蛇与鳄鱼,同类仅是餐桌上的菜单,只有大小的不同,没有不吃的道理。
许多昆虫为了后代,宁愿在交配后被雌性吃掉,比如螳螂与蜘蛛。有一种蜘蛛在孵育出后代之后,甚至会引诱儿女们吃掉自己。以便它们有足够的营养支撑到第一次褪皮。人类也有同类相食的历史,那就是“五胡乱华”和“易子相食”。在一些地方还有“猎头族”与“食人族”的记载。同类相食,虽然十分残忍,但却是为了在极端条件下获得生存,为了生存,其余的一切就都不重要了。
这就是生存法则。
食肉动物之间的搏斗并非是为了捕食,而是处于同一捕食级别的动物之间的竞争,也就是说,这样的搏斗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捕食,所以,胜利的一方不会吃掉失败者的尸体。虎杀死豹子一方面可以减少豹子在食物方面的竞争,另一方面还为自己的幼仔除去了一个潜在的威胁。当然,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绝对的,在野外,如果刚好虎很饿,面对豹子的尸体,也不会客气。
首先很多动物是食同类的,比如很多昆虫、鱼、一些冷血动物(螳螂、蜘蛛、蟑螂、狗鱼、鲶鱼、海鲶鱼、蜥蜴等),温血动物如老鼠、竹鼠、猴子、狒狒、猫、狗,五分之一小狮子也是被成狮吃掉的,食草动物也吃自己胎盘。在紧张或饥饿情况下食同类是可能发生的。一般遵循能效比,吃比自己个体小的,并使自己种群扩大。
这个问题很有趣,我想谈谈我的个人看法。
第一点不用细说,正如我们课本上所说的,食物链里面的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会迅速减少。比如牧草中有一百份能量,到了食草动物体内就只剩下十份了,到了肉食性动物体内就只剩下一份了。所以食物链的长度通常只有三到四级,再长就没有剩余能量了。也就是这个原因,很少有动物以食肉动物为食,以同类为食当然也做不到。
第二个原因就是安全性。猪瘟只传染猪,不会传染给人,口蹄疫只会传染给偶蹄类动物,不会传染给猫狗。如果以其他动物为食,被传染疾病的概率比较低,但是,以同类为食,被传染的概率会变得非常高。尤其是,生病的同类还特别好捕捉。相信那些同类相食的动物种群内部爆发传染病的压力会很大。
当然,凡事都有例外。南美热带雨林里面,有一些雨蛙会把卵产在空气凤梨叶子上的小水坑里。这里面肯定没有食物供蝌蚪发育。怎么办?没关系,雌性青蛙会每天喂食小蝌蚪一颗未受精的蛙卵。这大概是最接近你所描述的场景吧!